网站首页 美容 养生 医疗 亲子 情感
当前位置:哇咔秀 > 情感 > 学习

朱高炽有几个儿子

栏目: 学习 / 发布于: / 人气:2.25W

朱高炽有10个儿子

朱高炽有几个儿子1

关于明朝的皇位继承,明太祖朱元璋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,也就是说,在继承皇位方面,嫡子有着天然的优势。

明仁宗朱高炽一共生了十个儿子,其中三个是嫡子,除了长子朱瞻基以外,朱高炽的第三子朱瞻墉、第五子朱瞻墡也是张皇后所生。其他7个儿子分别是朱瞻埈、朱瞻垠、朱瞻堈、朱瞻墺、朱瞻垲、朱瞻垍、朱瞻埏。

朱瞻墡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,两次奉命监国,两次与皇位擦肩而过,历永乐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统、景泰、天顺、成化七朝,于七十二岁时寿终正寝。

朱瞻墡出生于永乐四年(公元1406年),比明宣宗朱瞻基小七岁。

永乐二十二年(公元1424年),朱瞻墡被册封为襄王,他在永乐年间的存在感不高,远不能和朱瞻基相比。

一、临危监国

洪熙元年四月,由于南京接连发生地震,而且朱高炽打算还都南京,因此令去南京居守,拜谒孝陵。

可是,一个月后,朱高炽在钦安殿突然去世。

当时汉王朱高煦蠢蠢欲动,形势万分危急,张皇后当机立断,封锁朱高炽去世的消息,派人迎接太子朱瞻基立即回京即位,同时密令朱瞻墡监国,由夏原吉辅佐。这是明朝首次让藩王监国。

此时朱瞻墡十九岁,尚未就藩,张太后让他监国,或许是担心朱瞻基在回京途中被朱高煦杀害而引起朝堂动荡。

宣德元年八月,汉王朱高煦起兵叛乱,朱瞻基接受夏原吉等人的建议,决定御驾亲征,令郑王朱瞻埈与朱瞻墡一起监国。

朱瞻埈是朱高炽的第二子,比朱瞻墡大两岁。

朱瞻墡此次监国虽然所拥有的权力远比不上太子监国,但是却说明朱瞻墡不仅能力突出,而且受到长兄朱瞻基的信赖。

关于朱瞻墡的性格,《明史》是这样记载的,“庄警有令誉。”

也就是说,朱瞻墡庄重机警,而且名声不错。

宣德四年(公元1429年),朱瞻墡就藩长沙。

朱高炽有几个儿子
  

二、与皇位擦肩而过

宣德十年(公元1435年)正月,朱瞻基去世,年仅三十六岁。

此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岁,没有能力处理朝政,一些大臣倾向于拥立朱瞻墡为帝,宫中顿时流言四起,有人甚至说张太后也有此意。

此时张太后的态度十分关键,如果她想扶立儿子朱瞻墡登基,朱祁镇真有可能失去皇位,不过张太后的态度十分明确,她把文武百官召集到乾清宫,宣布由嫡长孙朱祁镇继承皇位。

朱瞻墡第一次与皇位失之交臂。

正统元年(公元1436年),朱瞻墡被改封到襄阳。

正统十四年八月,朱祁镇因土木之变被瓦剌掳走,朱瞻墡再次受到群臣关注。

在藩王之中,朱瞻墡是明宣宗胞弟,曾有两次奉命监国的经历,而且有着“贤德”的名声。

此时,朱瞻墡的'生母张太后已经去世,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有意立朱瞻墡为帝,让人取来襄王金符,派人召朱瞻墡入宫。

不过,朱瞻墡并没有奉命进京,而是上书朝廷,奏请册立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,让郕王朱祁钰监国,并且招募兵马,营救朱祁镇。

朱瞻墡的奏疏送至京师的时候,朱祁钰已被群臣拥立为帝。

朱瞻墡第二次与皇位擦肩而过。

三、受朱祁镇礼待

景泰元年(公元1450年)八月,朱祁钰派人把朱祁镇接回北京,将其软禁在南宫。

朱瞻墡上书,奏请朱祁钰礼待朱祁镇,“宜旦夕省膳问安,率群臣朔望见,无忘恭顺”(《明史》)。

景泰三年,朱祁钰将皇太子朱见深废为沂王,改立独子朱见济为太子,可是一年后,朱见济夭折。

七年后,发生夺门之变,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,石亨等人诬于谦、王文打算迎立朱瞻墡为帝,朱祁镇开始疑心朱瞻墡觊觎皇位,不过,在看到朱瞻墡之前的上书后,朱祁镇的疑虑尽消,而且下诏让朱瞻墡进京,在便殿设宴款待朱瞻墡。

朱瞻墡对朱祁镇说,途径汴梁时,当地百姓告诉他按察使王槩遭到诬陷被逮入诏狱,

朱祁镇听后立即下旨详察,王槩很快被放了出来,而且被提升为大理寺卿。

朱瞻墡离京的时候,朱祁镇还亲自送到午门外面,而朱瞻墡受到礼待后,对朱祁镇更加恭敬,低调谨慎以图自保,于成化十四年去世。

朱高炽有几个儿子2

看过《大明风华》的人,都会对朱棣领衔的“朱家五子”印象深刻。而其中最具笑点的就是朱高炽。这位胖哥,根本就不需说话,只要一出现,就显得分外扎眼且滑稽。

但同时,收获最多惊奇的也是这位胖哥。连朱棣都坦言“大明朝,最具实力的就是这位太子爷”。

想想也对,在剧中汉王朱高煦再不是东西,也不敢当着朱棣面喊造反。

可偏偏朱高炽,却在朱棣跟建文帝见面之前,得知儿子朱瞻基当了人质后,喊出了:若是皇上还任性,我要造你朱棣的反。

也许人们都觉得,历史剧如此塑造朱高炽,实在有点扯。不过参考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炽却会发现,这位胖哥很不简单。

仅在位10个月,却得以名垂青史了,这实在有点传奇味道。那么为何会这样?在笔者看来,有三大原因,却一个比一个尴尬

01解决了朱棣的尴尬

《大明风华》中,朱家五子之所以搞出那么多笑料来,就在于朱棣得位不正!本来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建文帝,可朱棣却发起靖难之役夺了皇位。朱棣虽登基一时爽,却尴尬万年长。

比如,那些忠于建文帝的靖难遗孤们,如何处理?说人家叛逆?根本讲不通,毕竟人家维护的是朱棣老爸朱元璋的立场。

可若不管或放任,更讲不通,那不就实锤证明了朱棣是个“幺蛾子” 了吗?

故而朱棣一面疯狂镇压屠戮不听话的,比如据《国朝掌故》记载:铁铉妻杨氏年二十五,送教坊司。劳大妻张氏,年五十六,送教坊司。

所谓的教司坊,通俗说法就是官方青楼!由此可见朱棣多狠吧。对那些支持他的官员,朱棣又是另一幅面孔。

比如三杨之一的.杨荣,因在朱棣闯入皇宫时,提醒朱棣别急着登基,应先祭拜祖陵,由此官运亨通!

同时,这也是朱棣为何五征漠北,以至于最终死在了榆木川的原因。他必须要证明,比建文帝更适合当大明的总瓢把子。

但同时对建文帝下落,却又穷追不舍,以至于至今依然是历史谜团。

这就是朱棣的尴尬,同时也是朱高炽,这位靖难之役的得利者,要面对和解决的尴尬问题。他必须要给“靖难之役”画上句号。

故而朱棣一死,朱高炽登基后第一道圣旨,就是赦免靖难遗孤,全力修补裂痕和创痛。

这等于承认了,那些忠于建文帝的大臣,也是我大明忠臣。虽显得尴尬,却因此赢得了历史的赞誉。

朱高炽有几个儿子 第2张
  

02解决了兄弟间的尴尬

朱棣虽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,但同时也给他埋了随时能把大明炸散架子的雷,这就是汉王朱高煦,也就是《大明风华》中的那位“二叔”。

朱高煦这哥们堪称历史狠人之一,仅次于朱棣的军事统帅。当年若没有他,朱棣能否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都难说。

为了激励朱高煦,朱棣当年也是狂放鸽子:你大哥身体不好,你要努力哦!

结果最终却发现,两个儿子之间,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般的皇位竞争。面对朱高煦咄咄逼人的步步紧逼,朱高炽狂打太极,既维护了兄弟和睦,又巧妙躲开了朱高煦的进攻。

最终当他称帝后,虽朱高煦造了他的反,要赶他下台。可朱高炽却依然隐忍,不予追究。

自朱元璋开始,朱家人就总体上给人以刻薄盖恩,杀伐无情的印象,这一对比,朱高炽的怀柔,也就是大度,立刻就显得极其珍贵,甚至宝贵了!故而,被广为赞颂。

不过,需要说明的是,虽朱高炽避免了骨肉相残的局面,得到了极高的赞誉,却给儿子朱瞻基,留下了天大的麻烦。最终是朱瞻基背上了杀二叔,骨肉相残的“锅”。

这结果实在是种大尴尬,倘若朱高炽泉下有知必会后悔。因为与其让朱瞻基来背锅,不如他自己背更合适——毕竟朱瞻基是晚辈!

03解决了重武轻文的尴尬

明朝文官集团崛起在何时?正是在朱高炽时期!

一则,朱高炽能斗败朱高煦,文官集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,使得他必须优待。

比如在不改变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情况下,让杨士奇、杨荣等兼任六部。使得内阁的权力大大加强。还比如,操办科举的南北榜等问题。

二则,由武变文,有利于大明的稳定和发展。打仗就是烧钱,老百姓可没有那么远大的目光,几乎都只认自己小日子好过与否。

若总这么打下去,一旦超过了忍受程度,那就崩盘了。故而当自己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变,必会大为赞扬!

同时,著书说史从来都是文人的分内之事。哪怕再公正的太史公,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。

原来文人遭压制,如今翻身了,自然会多加润色朱高炽。参考雍正得罪文人集团,遭抹黑的案例,这是可以肯定的。

因此,朱高炽仅当了10个月的大明总瓢把子,虽时间短的尴尬。可须知朱高炽当太子时,一直都是监国,这算监国之功吧?

再加上朱瞻基登基后,也基本上传承了他的政策,仁宣之治的功劳是跑不了的吧——这就是其内在逻辑,你不能否认这些都是事实,但有所夸大,必是在所难免!

朱高炽有几个儿子3

他是第一个在紫禁城登基的皇帝,在位300天不到,被奉为圣人。

故宫原名为紫禁城,修建始于明朝永乐四年,前后耗费了十余年,一直到永乐十八年(公元1420年 )才真正建成。

整个的紫禁城设计及其巧妙,可谓是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,经历了明清两朝,至今为止已有600余年。

最开始提出建立紫禁城的是朱棣,在“靖难之役”后,朱棣便开始了这项工程的建设。

在整个的建立过程中,云集了天下之能工巧匠,他也耗费了相当多的人力和财力,前后历时4载,才将这项浩大的工程完成。

不过,朱棣虽说耗费了相当多的心思在紫禁城修建的这件事情上,最后第一个在紫禁城登基的人却不是他。

朱棣称帝是在南京,而他的儿子朱高炽才是那个第一个在紫禁城登上帝位的人,甚至可以说,朱高炽是真正意义上的紫禁城第一位主人。

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,出生于1378年 8月16日。他是个性情极为敦厚之人,平日里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,且品性纯良,不怎么喜欢动,以至于有些肥胖。

朱高炽有几个儿子 第3张
  

公元1424年,明成祖朱棣病逝,朱高炽于同一年的 八月在紫禁城登基。

不得不说,朱高炽坐上这个皇位实属是不容易,虽说在这之前 贵为太子,但是他的内心也是极为煎熬的。

当时,明成祖朱棣对于自己儿子们的猜忌依旧是有的,加上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也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,最后朱高炽能够顺利登上这个位置实属是不易。

朱高炽在皇位上并没有坐很久,不过一年便离世了,但是,他在位的短暂时间内,却做了很多的利于天下百姓的`事情,为此后世之人也一直将他奉为圣人。

朱高炽为政之时相当之开明,以儒家思想治国,一直都是仁爱的,且奉行简朴。

在政治上,先是将原本的内阁进行改组,且纠正明王朝当时在司法上的弊病,使得很多人免于枉死。

随后又将原本的“冗官”问题进行了解决,且释放了建文帝时在“靖难”中被发放的族属;在经济上,朱高炽一直以黎明百姓的利益为重,轻徭薄赋。

在文化上,朱高炽推崇儒学,且鼓励褒奖忠孝,还鼓励大臣进谏。

同时还改革科举录取比例“南六十,北四十”(因为南方人在科举进士中人数较多,但是造成南北不均,为此进行了调整)。

在生活上,朱高炽也一直很节俭,且后宫嫔妃也不多。

从朱高炽的为君之道上不难发现,他一直是施行仁爱的,这和他本人温和仁慈的性情有关,也和他一直信奉的儒家思想有关 。

虽说在位时间不过 300天,但是,在这有限的时间里,朱高炽却做了很多利于朝堂和百姓的好事情。

且天下人 都 记着他的好,在他离世之后,谥号为 “明仁宗 ”,一个“仁”字,便可概述。正如《明史》所言,“在位一载,用人行政,善不胜书。

使天假之年,涵濡休养,德化之盛,岂不与文、景比隆哉。”

Tags:朱高炽 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