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美容 养生 医疗 亲子 情感
当前位置:哇咔秀 > 情感 > 学习

庙号和谥号的区别

栏目: 学习 / 发布于: / 人气:1.61W

庙号是皇帝死后,在太庙立室供奉祭祀时,给他们特别起的名号;谥号是古代君主、诸侯、大臣和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名号。

庙号和谥号的区别1

在古代,庙号和谥号,都是对逝去的特殊身份的人一种专有称谓,等于是对他们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的一个评价定论。它们之间,主要在定义内涵、起源时间、适用对象和字数数量等四个方面不同。

这两个称号最大的区别在于,庙号只能皇帝身份的人使用,而谥号可以是皇帝、大臣、贵族和妃嫔等人使用。

一、定义内涵

1.庙号。庙,是古代祭祀供奉先人的固定场所。庙号是皇帝死后,在太庙立室供奉祭祀时,给他们特别起的名号,且都是褒义词。如高祖、太宗、仁宗等。

2.谥号。谥号是古代君主、诸侯、大臣和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,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,评定褒贬,而给予一个蕴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。

二、起源时间

1.庙号。起源于商朝,是在商朝就已经确立的一种称号制度,一直沿用至清末。庙号不遵从谥法,独立实行。

2.谥号。起源于西周,有严格的谥法内容,大家参照执行。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谥法。

在汉代又恢复谥法,且特别重视,并在朝廷设立“大鸿胪”职务,专管王公大臣的谥法。自唐朝逐渐兴盛发展和日趋完善下来,到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固定的模式。

庙号和谥号的区别
  

三、适用对象

1.庙号。庙号是皇帝专享称号,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拥有。庙号最初非常严格,按照“祖有功,宗有德”的标准,必须是对国家有大功的开创基业、拓土开疆和治国安邦的开国君主或中兴之主才能使用,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进祖庙,尊享后代永远祭祀。

庙号,一般使用“祖”或“宗”两个字,且称呼的人身份截然不同,排列永远是先“祖”后“宗”。开国皇帝或王朝奠基人,会被称为祖,如唐高祖李渊、宋太祖赵匡胤、明太祖朱元璋、汉高祖刘邦、汉世祖刘秀和元世祖忽必烈。

后面的建国皇帝,有卓越才能和重大功绩的,才会被称为宗,如唐太宗李世民、宋太宗赵匡义、唐玄宗李隆基。

唐太宗李世民

万事有特例,历史上也有皇帝,因特殊历史功绩和时代背景,被尊称为祖的。

一是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,后梁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南唐、后蜀和闽国等小国,虽然存在时间短,但开国帝王庙号,基本上都是祖。如后梁太祖朱温、后晋高祖石敬瑭、南唐烈祖李昪、北汉世祖刘崇等。

二是明朝有个例外,就是明成祖朱棣,本来庙号是明太宗。嘉靖年间,皇帝想把自己父亲兴献王牌位放进太庙,又不敢挤掉血缘关系最远的朱棣,就把明太宗升级为明成祖,与明太祖共享万世尊崇。

当然,朱棣本是跟随朱元璋开创大明基业的重要人物,历史有重大贡献,也受得起这份殊荣。

三是大清王朝更是特例很多,他们的开国皇帝庙号有“三祖一宗”。第一个皇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,建立后金,奠定爱新觉罗统治基础;第二个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,改国号“清”,不可能跟着称祖;

第三个皇帝是清世祖福临(顺治帝),定鼎中原,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;第四个皇帝是清圣祖玄烨(康熙帝),平三藩、收台湾、驱沙俄,在位时间最长,开创了最强大国力的康乾盛世。

庙号和谥号的区别 第2张
  

2.谥号。谥号的应用比较广,并不是帝王独有,王公大臣和后宫妃嫔都有资格死后得到谥号。除了这些“官谥“”,还有“私谥”,就是一些在民间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死后,他们的门生、亲戚也可以给予评价,确定谥号。

随着时间的发展,后来赐谥权集中到了皇帝手中,都要由皇帝确定。皇帝的谥号,由后面的'皇帝确定;其他人员的谥号,由下面提出皇帝审批,或皇帝亲自赐予。

谥号,既然是评价,就会有优劣等级,它共分为上谥、平谥和下谥三个层次。

一是上谥,为表扬类,如:“文”表示“经纬天地”的才能或“勤学好问”的品德,“康”表示“安乐抚民”。

二是中谥,为同情类,如:“愍”表示“在国遭忧”,“怀”表示“慈仁短折”。

三是下谥,为批评类,如:“炀”表示“好内远礼”,“厉”表示“杀戮无辜”。

古代,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“谥号”外,称呼大臣、学者名流的“谥号”也是一种尊称;有些人的谥号,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,几乎成为了他们的别名,如曾文正(曾国藩)、岳武穆(岳飞)等。

四、字数数量。

1.庙号。庙号均为两个字,如汉武帝刘彻,庙号世宗,谥号孝武皇帝。

2.谥号。谥号的字数,有1、2、3、4字,也有10几和20多字的。

一是在先秦,谥号多是1字,如秦穆公、晋文公;也有2、3字的,如赵孝成王、卫睿圣武公。

二是在汉代,谥号多为2字,如汉文帝刘恒谥为“孝文皇帝”。

三是在唐朝,谥法成为了皇帝满足虚荣心的工具和褒贬大臣的手段。从武则天开始,打破了皇帝1、2、3字谥号惯例,她追谥唐高宗李治为“天皇大帝”。称帝后,又开创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,更开创了皇帝生前使用尊号谥美的先例。

之后,有的皇帝在位时被奉上好几次尊号。如唐玄宗开元27年受尊为“开元圣文神武皇帝”。尊号的增加,也影响了谥号,自唐高宗以后,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4字以上。

庙号和谥号的区别 第3张
  

四是在明清时期,谥法内容基本固定,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也被固定了下来。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,亲王1字,大臣2字,如明成祖谥号为“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”。

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、23字或25字,亲王1字,大臣2字,如咸丰帝的谥号为“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”。皇帝谥号字数太多记不住,需要搞个简称,就看谥号中皇帝前面的那个重点字。如咸丰帝简称,就是“大清显皇帝”。

同时,在清代对大臣谥号规定:一品大臣过世,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。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,概不授谥。得谥号的,只有曾进入翰林,或获授大学士的才用“文”字。

而“文”字的谥号中,又以“文正”最为难得,只能出自特旨,不能由群臣自己擅自商议。在清朝200多年,只有8人获谥“文正”,如曾国藩。“文正”以下的谥号是“文忠”,只有约10人,如李鸿章;再下是“文襄”(如左宗棠)、“文恭”等。

五、清朝皇后与皇帝的谥号关系

在清朝,皇后的谥号一般在17字左右,比皇帝少了很多。只有慈禧太后例外,她的谥号长达25字,与咸丰皇帝等人一样多,可见慈禧在清朝后期的影响力。慈禧的谥号为“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莊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”。

同时,无论哪位皇后的谥号,都要以“孝”字起首,与对应皇帝谥号最后一字相同为尾。

皇后谥号也有重点字,就是“孝”后面的第一个字,这样皇后谥号简称一般为五个字。例如慈禧,她的谥号简称为“孝钦显皇后”,这个“钦”为她谥号的重点字,“显”字则和咸丰皇帝谥号的最后一字对等。

庙号和谥号,也是对前人的一个规范敬称,属于书面语的称呼。而对皇帝使用年号的称呼,则属于一种民间称呼,方便记忆。

如乾隆皇帝: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,名字“爱新觉罗·弘历”,年号“乾隆”,庙号“高宗”,谥号“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”,简称“大清纯皇帝”。

庙号和谥号的区别2

1、定义不同

庙号早在汉朝时期,以及之前朝代,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够有庙号的,在商朝就有规定“祖有功而宗有德”的标准,商朝天子有庙号的就六个,汉朝也是只有七个,非常稀缺的.。

但是谥号每个皇帝都会有的,在一个皇帝死了之后,就由大臣、诸侯评价皇帝的功德,并给出赞扬、贬低或者同情的谥号。

比如说皇帝有才能,让百姓安居乐业,就会给上谥,比如说“康”、“文”之类的,但是如果一个皇帝非常不好,就会给出恶谥,比如周厉王,“厉”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谥号。

2、庙号和谥号都是随着时间变化,广泛用处也会有改变。

庙号早在汉朝时期非常稀缺,有一些皇帝擅自给出庙号后,后面的皇帝不认,还会将庙号摘掉,所以庙号是非常严格的,比如“文景之治”的汉景帝,就没有庙号。

在汉朝后,每个皇帝不管文治武功,除了亡国之君和短命的皇帝,都有庙号,庙号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,唐朝对以前的皇帝更多的称谥号,比如说隋炀帝、汉武帝。

庙号和谥号的区别 第4张
  

但是唐朝的皇帝很喜欢把谥号加长,这也是为了虚荣,武则天的谥号就不是一两个字的谥号,而是到了四个字以上。

在明朝的皇帝谥号就有17个字,清朝皇帝甚至有20多个字,所以从唐朝开始,更多的是用庙号来称呼皇帝,比如唐太宗、宋太祖。

Tags:谥号 庙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