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美容 养生 医疗 亲子 情感
当前位置:哇咔秀 > 养生 > 心理养生

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是什么心理现象

栏目: 心理养生 / 发布于: / 人气:8.32K

1、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是什么心理现象

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是什么心理现象

曾经有人问:“做儿童跟做青年最大的不同在哪里?”一个女孩这样回答:“我记得小的时候,如果害羞不跟别人讲话,人家会说:‘好可爱的小妹妹,这么文静乖巧’。可是长大后的我现在如果害羞不语,别人就会认为是没礼貌。”

的确,仔细想起来的话,很多人都会因为害羞,而造成“自己哀、别人怨”的场面。因为感到害羞而不知如何跟人相处,往往也会让自己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压力,不但自信打了折扣,也容易造成恼人的情绪困扰。

一谈到害羞,总有人说是内向惹的祸,让这么优秀的人害羞不前。但是害羞的人一定内向吗?事实上恐怕不然,心理学家发现,有很多的人,其实是害羞而外向的。

2、害羞之人的注意焦点在哪

也就是说,内向的人注意力的焦点,通常是放在内心,喜欢自己去思考,去感受内心变化,而比较不在乎外界的事情。但是外向的人就刚好相反了,外向的人注意力的焦点是放在外界的人事物,他们可是标准的好奇宝宝,对人很感兴趣,对环境也很想了解。

但是有些事光有心是不够的,如果有人心有余而力不足,“我有兴趣去了解你,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”的话,这样的人就会变成外向而害羞的人了。

通常这样的人,比内向而害羞的人,会更多一份力有不逮的挫折感,想做却做不了,谁能不失望呢?你也深受害羞之苦吗?

3、社会诚信为何一再缺失

自古以来,我们的祖先就有“人无信而不立”的说法,何以如今各类诚信问题层出不穷?“简单地说,就是社会转型过程中,此前各种社会诚信的社会性条件和要素崩解了,但新的相应的社会性条件与要素还没有建立起来。”

比如中西方社会价值系统的某些因素,被一些人按自己的利益要求选择出来进行机械结合。如中国传统的功利理性是与诚信及群体主义道德相匹配,但当下有些人却只想要功利理性。我们过去的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,诚信缺失者要付出很高的风险成本。

社会诚信必须用法治加以保障,诚信并不是纯粹的道德规范与准则,它与法律密不可分,一些严重不诚信、不道德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,法律的惩处为诚信提供了最有效的维护。无可否认,诚信缺失问题需要多管齐下、综合治理。

诚信如何重建

不论发生了多少不诚信的案例,“世界上还是好人多”仍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牢固信念。但维护一个社会的诚信,仅靠良知是不够的,还需要硬性的约束。“善良是美好的,也是脆弱的,它需要强有力的保护”。

“政府诚信应当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的示范者。”建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诚信缺失责任追究机制,保证公众具有追究和惩罚背信弃义行为的权力。

我们该如何审视当今社会的诚信状况

“改革开放30多年,最初的目标很物化。当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,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精神层面。但偏偏在社会转型期,诚信这个问题让人纠结。”值得欣慰的是,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,中国人对诚信高度共识,衷心期盼。每当出现不诚信的事件,人们都给予集体的批判和谴责。每一个诚信的案例,则会被成千上万的网民高高顶起,被大家广泛传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