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美容 养生 医疗 亲子 情感
当前位置:哇咔秀 > 情感 > 生活常识

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

栏目: 生活常识 / 发布于: / 人气:9.5K

诗圣。

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1

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“诗圣”杜甫,一生忧国忧民。

大唐盛世,开疆拓土,杜甫看到了人力、物力的牺牲与损失,反对不正义的战争,如他在《前出塞》中说:“君已富土境,开边一何多?”在《兵车行》中说:“边庭流血成海水,武皇开边意未已。”

安史之乱以后,国运凋零,生灵涂炭,杜甫呼唤强大的军队消灭叛军,盼望通过正义的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盛,如他在《被陈陶》中说:“都人回面向北啼,日夜更望官军至。”

在《悲青坂》中说:“焉得附书与我军,忍待明年莫仓卒。”

难能可贵的是,在杜甫的诗作中,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一介文人的深厚情感,更能看到如政治家、军事家一般的深刻思想,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,一个过去我们低估了的杜甫。

前出塞(其六)

唐·杜甫

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。

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

杀人亦有限,列国自有疆。

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!

“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”是诗人的军事主张,用弓就要用强弓,用箭就要用长箭。

“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”是诗人的战术思想,想要射中敌人,首先应该射中他的战马;想要擒获敌军,首先应该擒获他们的首领。

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
  

一至四句,似谣似谚,又似军中小调,极富乐府韵味,诵之朗朗上口。

看似轻松间,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见解,他劝诫将士们不能一味蛮拼,要配备强大的武器,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

也不能一味杀敌,还要讲究巧妙的战术,把战马射倒,才容易捉住战将;让敌军群龙无首,军心涣散,才更容易取得胜利。

“杀人亦有限,列国自有疆”的意思是杀人应该有个限度,各个国家之间应该有自己的疆界。

“苟能制侵陵,岂在多杀伤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制止外界的侵略,为什么非要多杀人呢?

五至八句笔锋一转,由“攻”变为“非攻”,表达诗人积极正义的人道主义和和平主义思想。

“杀人亦有限”批判的是秦人的战争策略。战国争雄时,秦军率先以首级论功,就是谁砍敌人脑袋多谁战功大,晋升快。此措一出,参战者越来越凶残嗜杀。

“列国自有疆”批判的是汉武帝的开边出塞。汉武帝自恃国力强盛,多次发动对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战争,夺取了大片土地,但边衅一开,战事绵绵。

诗人对秦汉的`批评,其实是借古讽今,批评唐玄宗“兼并外族,囊括四海”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,批评哥舒翰征伐吐蕃。

最后则是诗人的高声呼吁,击退敌军、收复失地就好,不必赶尽杀绝、滥杀无辜,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,向往和平的思想。

《前出塞(其六)》构思奇僻,欲抑先扬,先写兵,兵要巧妙取胜,再写道,道要减少杀戮。

诗作中有讽喻,对战争发起者的批判;有见解,高超的战略思想;有辩证,蕴藉哲理的思考;有气势,慷慨激昂的言辞;有情怀,心存仁爱的呼吁。

明代文学家王嗣奭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杜甫尊为“诗圣”的人,“青莲号诗仙,我翁号诗圣。”(《梦杜少陵作》)

他在评论杜甫的九首《前出塞》时说:“读其诗,而思亲之孝,敌忾之勇,恤士之仁,制胜之略,不尚武,不矜功,不讳穷;豪杰圣贤,兼而有之,诗人乎哉!”

的的确确,倘若只把杜甫看作一个诗人,完全低估了他!

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2

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

杜甫,唐代著名诗人,字子美,生于京兆杜氏,他幼时好学,七岁便可成诗,他从小就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抱负,长大成人后亦是如此。他的诗在中国古典诗歌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因此后人把他誉为“诗圣”,而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

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 第2张
  

杜甫的诗对后世产生了那些影响

杜甫中年时期的诗以古体,律诗见长,用抑扬顿挫四字形容他的诗作风格再合适不过了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,所以诗歌的内容多以政治黑暗、社会动荡、人民苦难为题材,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间疾苦。

杜甫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,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儒家博爱精神。因此杜甫的作品被誉为世上疮痍,诗中圣哲,笔底波澜,人间疾苦。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。

他的诗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,浓厚的时代色彩及鲜明的政治倾向,真实再现了安史之乱唐朝人民生活的全貌,因此被誉为一代诗史。

杜甫诗体的种类很多,除了五古,七古,五律,七律,还有排律和拗体,应用的艺术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,是唐诗思想艺术的`集大成者。因为杜甫的诗兼备众体和自铸伟辞,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,为后世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。

中唐以来,元稹和白居易继承和发扬了杜甫的缘事而发,写人间疾苦的一面,还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,孟郊,韩愈,李贺则受到他的散文化,炼字,奇崛的影响,炼字在晚唐发展为苦吟。

李商隐的七律得力于杜甫七律的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巧。这些诗人都在学杜甫的一枝一节,才有了他们后来的开拓。宋朝之后,杜甫的名气越来越大,他在诗史上的影响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。

杜甫对后人的影响还有道德方面的。二十世纪时,美国的诗人雷克斯罗斯认为杜甫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,人和人之间的同情和包容。

雷克斯罗斯说他的诗歌毫无疑问的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。他认为杜甫是有史以来,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,在某些领域他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亚及荷马,至少杜甫更加亲切和自然。

总上所述,笔者认为:往往最能打动人心的,最让人感动的往往是那些最平常和平淡的文字,而杜甫的诗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。

他的诗源于生活,写于生活,给人以心灵上最深的体会,加之他的诗给后世文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的可能。所以,杜甫被后世誉为诗圣,他的诗称作诗史是理所应当的。

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3

杜甫的人生经历:

开元后期,举进士不第,漫游各地。30岁时回到洛阳,筑室偃师,在那里结婚。天宝三载(744年)也就是杜甫33岁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,当时李白刚刚被“赐金放还”,二人同游梁、宋,建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。这一时期,也是杜甫一生最惬意、最浪漫的时光。

天宝五年(746年)是杜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,这一年他参加了由李林甫操纵的一次考试,落入骗局。其后寓居长安近十年,几次干谒汲引,但都落空。可以说长安十年,使杜甫历尽艰辛。但恰恰如此,使杜甫看到了生民的疾苦,国家的安危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也有了较深的认识。

及安史之乱起,杜甫落入叛军手中,被押解到长安,后逃至凤翔,谒见肃宗,官左拾遗。长安收复后,随肃宗还京,又因疏救房琯,贬为为华州司功参军(758年)。不久弃官往秦州、同谷。又移家成都,筑草堂于浣花溪上,世称浣花草堂。

杜甫在成都有一段时间生活相对安定。一度在剑南兵马使严武幕中任参谋。后因剑南兵马使反,成都混乱,晚年携家出蜀,住梓州,来往旁县,大历五年(770年)病死自潭州赴岳州途中。一说饫死耒阳。

拓展资料杜甫(712-770):唐诗人。字子美,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。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市西南)人,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(今属河南),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,杜甫生于世代“奉儒守官”的家庭,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,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。

他自幼勤奋好学,接受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熏陶,曾有志于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。但政治上不断受到大地主势力的'排挤打击,仕途失意,又经离乱,一生都在饥寒交迫中,颠沛流离中度过。杜甫少时虽家贫,但为人聪慧好学,七岁即写下“……心以当竹实,炯然无外求。血以当醴泉,岂徒比清流……”这样歌咏凤凰的诗作。

杜甫被称为诗圣还是诗仙 第3张
  

杜甫的人生经历是什么

陷贼和为官时期(四十五至四十八岁)

安史之乱爆发,潼关失守,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,独自去投肃宗,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,押到长安。他面对混乱的长安,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,写成《月夜》、《春望》、《哀江头》、《悲陈陶》等诗。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,做左拾遗。

由于忠言直谏,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(房琯善慷慨陈词,为典型的知识分子,但不切实际,与叛军战,采用春秋阵法,结果大败,肃宗问罪。杜甫始为左拾遗,上疏言房琯无罪,肃宗怒,欲问罪,幸得脱)。其后,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,成为他不朽的作品,即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