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美容 养生 医疗 亲子 情感
当前位置:哇咔秀 > 情感 > 阅读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

栏目: 阅读 / 发布于: / 人气:6.38K

因为顾念兄弟亲情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1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,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京途中病逝。临终之前他留下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。

而由于六军在外,为防止汉王朱高煦、赵王朱高燧趁机作乱,英国公张辅、阁臣杨荣、金幼孜密谋之下,决意大军秘不发丧;同时杨荣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奏报。

最终在太子朱高炽与群臣的精心安排之下,皇位实现了安稳过渡,九月朱高炽登基,是为明仁宗。

此时的朱高炽,贵为天子,手握生杀予夺,他迅速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整治父亲朱棣遗留下来的政治弊病。

在矫枉过正赦免建文帝朝如黄子澄、齐泰等官员的家属的同时,还拔擢贤良、裁汰冗官、改组内阁。

在经济上,也一改朱棣朝的征用制度改为公平购买,还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免收赋税。

文化上,他也推崇儒学,结合当时南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,规定了“南六十、北四十”的科举制度,可以说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也为“仁宣之治”的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但就在这些诸多的`措施之下,作为皇权的代表、中央的代表,他却并未在对地方藩王上,尤其是队友早就有谋逆僭越之举、曾多次想加害自己的弟弟汉王朱高煦,非但没有杀害,反而还召至京师,厚加赏赐 。这又是为什么呢?

首先,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想到的便是朱高炽的仁慈。作为朱棣一脉的嫡长子、朱高煦的大哥,虽然自己“腰合数围”,更兼之不善武术,因此在朱高炽的一生中,父亲朱棣的责骂可谓是不胜枚举,这种境遇即便是在朱元璋立他为燕王世子、朱棣立他为皇太子时都未曾避免。

但反观父亲朱棣在对待二儿子朱高煦上,可谓是喜欢有加。这种喜欢既体现在靖难之役时,朱棣以“勉力之,汝兄常疾”,更体现在靖难之役成功后,对朱高煦的纵容上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
  

在1404年,大哥朱高炽被封为皇太子,自己封为汉王后,按照祖制他该就藩,藩属云南,他以“我有何罪,流徒万里”拒不就藩,朱棣这样一位杀人如麻,在面对方孝孺、景清等人时,毫不手软的帝王,竟非但没有怪罪,还准许他返回南京。

但返回南京之后,这位深得恩宠的汉王,却一步一步走向了谋反。一方面,在向父亲索取天策卫——隶属皇帝的侍卫禁军的同时。

另一方面,还私自豢养精兵,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,僭越御用物品,更是对太子府属官解缙 、黄淮等人进行构陷,以致解缙冤死、黄淮入狱,连杨士奇也未能幸免。

罪行累累,可 当朱棣在北伐回归之后,勃然大怒之下意欲废为朱高煦为庶人之时,朱高炽这位被朱高煦构陷的大哥却站了出来,力保之下朱高煦才得以幸免。

即便是在朱高煦就藩乐安时,也已是谋反之际昭然若揭时,朱高炽都每每写信劝诫。可以说,朱高炽登基之后,不杀反赏朱高煦,仁慈之心肯定是有的。毕竟"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"

但真正的主因,则并非是仁慈二字能够遮盖的,它就是维系统治秩序的需要。在父亲朱棣以庶出(虽然朱棣称其母为马皇后,乃是嫡出。

但事实上经过后世考究其母当是贡妃,庶出)身份,实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靖难成功,荣登宝座之后,虽然朱棣为维系统治采取了高压措施,也对齐王等藩王进行了幽禁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 第2张
  

但这种以小宗僭越 大宗,谋夺君位,打破传统的宗法制、嫡长子继承制的做法,可谓是如同唐王朝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僭越皇位一般,起到了暗示作用。

作为手握大权的一方藩王,大家同为小宗,为何你能做得帝位,我却不能?后来的朱高煦造反、宁王造反,便是明证。

作为继任者,朱高炽不仅仅以仁孝治天下,更极度强调儒家的作用,对为同宗的兄弟朱高煦以礼待之,厚加赏赐,目的便是希望能够重塑礼法在王朝统治中的影响力,避免后世出现因为争夺权力出现造反的情况。

显然,朱高炽的尝试并不成功。就在他死后,被厚加赏赐的汉王朱高煦便意欲图谋皇位,不仅想截杀侄子朱瞻基,还在藩属地乐安造反。

不过,对于明宣宗朱瞻基而言,作为王朝上升期的守成之君,此时的他年轻,同时皇权在握,又久经沙场,轻松的便将二叔朱高煦剿灭随即幽禁。

但可能是愤懑多次造反不成,这位失势的藩王被幽禁还不知自保,反倒是在一次朱瞻基探视时,伸腿将朱瞻基绊倒,也终于让侄子勃然大怒,将他扣上铜杠活活做成了瓦罐鸡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2

在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中,皇帝朱棣共有3个儿子,在这3个儿子中,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各有不同,能力也不一样,就如同是龙生九子一般,每一个都不一样。

老大朱高炽是本朝的太子,然而虽然朱高炽贵为太子,但是表面上却是软弱无能,见到谁谁是点头哈腰,似乎谁都可以踩在他的头上指手画脚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 第3张
  

老二就是剧中的汉王,他从小的时候,就跟随着皇帝朱棣的身边征战沙场,是朱棣在战场上的地理助手,而且他的心机也很深,早早就和靖难遗孤勾结,企图推翻皇帝的统治,自己称帝,而且更是手握大权,表面上看来,汉王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一个。

老三赵王,是其中最为弱势的一个,他没有太子的为君之道,也没有汉王手中的滔天大权,他只不过是因为心思比较细腻一点,其他似乎没有丝毫的优势。

然而,最终得到朱棣重视的,却是看似软弱无能的太子朱高炽,这是为什么呢?为何看似软弱无能的朱高炽,最终却能够力压汉王,得到朱棣的重用?

1、汉王不懂得收敛,城府不深,这是当皇帝的大忌。

作为一个皇帝,他要知道该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,要拥有泰山崩于顶而色不改的气魄,在任何的时候,都不能把自己的`真实想法表现给外人看,这样的皇帝,才能够做得久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 第4张
  

除此之外,皇帝还要懂得均衡各方大臣之间的势力,凡事要做到张弛有度,才能把文武百官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。

然而这两点,汉王都没有拥有。

虽然汉王背地里和靖难遗孤有勾结,企图推翻太子之位甚至是推翻朱棣的皇帝宝座,看似城府很深,然而这一点早已被朱棣所洞悉,汉王的一切行动,都在朱棣的监察范围之中,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朱棣的掌控。

可以说,汉王的这些把戏,在朱棣面前,只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罢了,不值得一提。

而且,当朱棣假装罢免太子的监国之位,随后把监国大事交给汉王之后,汉王马上就原形毕露,四处张扬,每天大摇大摆地在皇宫里招摇过市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当了监国之位一样,完全就没有城府可言。

然而太子却不一样,太子监国多年,如今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经过太子之手提拔的,可以说这帮大臣都是太子的人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 第5张
  

而且太子从来都不使用阴谋诡计,而是用阳谋战胜一切,这才是帅才之风,他当着皇帝的面去提拔重用自己的人,但是皇帝却不能够说什么,正如太子所说,他这是在给国家招人才,是唯才是用,一下子就能堵住皇帝的口,太子这一招才是真的高。

如果说在朝中谁对朱棣的威胁最大,那么这个人肯定是太子,而不是手握兵权的汉王。

2、汉王野心太大,太子却是忠心耿耿。

一直以来,汉王都对太子之位垂涎欲滴,做梦都希望能够取而代之,而且他也更想当皇帝,然而,他的能力却是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。

但是与汉王不同,太子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,只要他踏踏实实地辅佐当今皇帝,那么下一代的皇帝就是他自己了,所以,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冒险去造反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 第6张
  

但是汉王却不一样,汉王时时刻刻都惦记着皇帝宝座,这对于谋反出身的朱棣来说,是非常忌讳的,所以深知汉王脾性的朱棣,是不可能重用汉王的。

3、造反起家的朱棣,内心中渴望亲情。

因为朱棣是造反起家的,在他夺权的时候,发动的靖难之战,死了不少的朱家人,手上沾满了朱家人的鲜血,所以如今的朱棣是非常渴望亲情的。

一直以来,他都想要修复和建文帝之间的关系,这是他的一个心病,而且因为曾经杀害了太多的朱家人,所以他是不允许自己的后人再次发生如此惨痛的事件的,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 第7张
  

正因如此,所以看似软弱无能的太子才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,因为知子莫若父,朱棣深知太子其实并非真的就是软弱无能,而是在韬光养晦,太子是在用仁政来笼络人心,这一点也正好就是朱棣所缺少的一部分。

因为太子的仁慈,所以注定在他当皇帝的时候,是不会做出杀害自己族人的事情来,这样的太子,可以让朱棣放心不少,但是这一点,也是汉王所欠缺的东西,汉王刚愎自用,真的不适合当皇帝。

而且朱棣没有一步到位地赦免靖难遗孤,相信也是想等到太子上位的时候,给予太子一个笼络人心的机会,这样就更能够把皇帝宝座的位置坐稳了。

可以说,朱棣是不惜自毁形象,都要为太子树立威严,由此可见,他对这个太子还是非常看重的,完全就是把他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。

朱高炽为什么不杀汉王 第8张
  

而汉王在朱棣的眼中,只不过一把叱咤沙场的利剑罢了,汉王只可以为将,不可以为帅,更不能当皇帝,在皇帝的心中,汉王与太子根本就没法比,这应该就是太子能够力压汉王的原因所在吧。

除此之外,朱高炽还非常懂得审时度势,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,什么事情不能做,同时他也是最懂得皇帝性格的人,他从来都没有冲撞过天威,这应该也是他的过人之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