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美容 养生 医疗 亲子 情感
当前位置:哇咔秀 > 养生 > 四季养生

冬季养生需要知道的一些小常识

栏目: 四季养生 / 发布于: / 人气:1.54W

在严寒的恶劣气候条件下,人体机能容易发生紊乱,尤其是年老体弱者,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时,就会诱发疾病,如感冒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炎、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脑出血等。为了避免在冬季因寒冷的刺激而发生众多的病症,做好各种防寒措施是十分重要的。

冬季养生小常识

1、防寒措施

一般家庭居室,室温宜保持在15QC-2OoC。在低温环境中,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、帽、鞋、手套等。服装、鞋、手套等应避免潮湿,保持干燥。手脚部位不可缚紧,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、冻伤等。

凡是有高血压、心血管系统疾病、肝脏病、胃酸过多者、胃肠功能障碍、肾功能减退、体质虚弱而常感冒者,都应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,50岁以上的人也不宜从事这方面工作。

2、强身健心

在冬季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既可舒展筋骨,流通血脉,又能增热保暖防寒。对中老年人来说,冬季锻炼以室内为主,天气晴好时可到室外散步、打太极拳、做保健操,也可跳舞娱乐。但遇到天气不好,如大风、大寒、大雾时则应避免。不宜起得太早作晨练。运动量不宜过大,宜量力而行。同时,还要保持乐观、安定的情绪,不做无谓的精力消耗,做到养精蓄锐,这有益于防治疾病。

3、御寒饮食

冬天应选食热量较高的御寒食品。肉类,以狗肉、羊肉、牛肉为主,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及脂肪,提供机体热量较多。医学研究还发现,人在冬天怕冷,除了外界寒冷的气候条件外,还与机体内某些无机盐的缺乏有关。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叶、黄叶、根及皮内均含有丰富的无机盐,因此在食用时不要去掉这些有益的部分。人体缺铁可以使人觉得怕冷,这时可增加吃含铁丰富的食品,如肝脏、瘦肉、蛋黄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香血糯、海参等。新鲜蔬菜与肉类掺杂起来吃则防寒的效果更好。

三九严寒时节宜适当选择补品,中医认为,此时进补,可以萌育元气、养精蓄锐。

当然,冬令进补不是泛补、滥补,进补时做到有的放矢,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。

人体的甲状腺分泌具有产热效应,故宜多吃有助于甲状腺功能活动的含碘食物,如海带、鱼、虾、牡蛎、紫菜等海水中或水中生长的食物。

有些果品含蛋白质、脂肪及糖类较多,如红枣、板栗、核桃仁、柿饼、桂圆、干荔枝等,也是冬令御寒的佳品。

冬季养生需要知道的一些小常识

冬天喝什么粥最好呢

燕麦粥

原料:燕麦50g、同等份水、牛奶适量。

做法:将燕麦用同等份水煮5~6分钟,至糊状时,加入适量牛奶即可食用。

功效:燕麦粥一年四季均可食用,是早餐中的佳品。冬季气候干燥,人体需补充一定的水分,而燕麦富含膳食纤维,食用后具有一定的饱腹感,具有补虚健脾的功效,经常喝燕麦粥还可起到增加肠胃蠕动,帮助缓解冬季因身体缺水而导致的便秘症状,尤其适宜于小孩及老年人食用。

莲子粥

原料:莲子50克,糯米50克,红糖一匙。

做法:莲子用开水泡胀,去心,倒入锅内,加水,小火先煮半小时备用。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,加水,旺火10分钟后倒入莲肉及汤,加糖,改用小火炖半小时即可。作早餐或下午当点心吃。莲子要用开水泡,提早多泡几小时,这样煮出来不会硬,因为莲子很耐煮,不容易烂。

功效:有补中燥湿、健脾暖胃、止泻敛汗、安神固精之效。适合于胃寒怕冷,遇冷则泻,睡眠不佳的患者。

山药猪肝西芹粥

原料:大米150克,山药100克,猪肝50克,杏鲍菇50克,西芹2根,盐,酱油,姜末,葱,胡椒粉,味精,生粉,橄榄油(麻油),葱花。

做法:猪肝切片,依次加入盐、生抽、姜末、葱、胡椒粉、味精、生粉拌匀腌制;山药切块待用。大米熬粥,大火烧开后,小火慢熬至开花,放入山药块和杏鲍菇,继续熬至浓稠,加盐调味。把腌制好的猪肝浸入调好味的米粥中。然后滴入橄榄油(麻油),最后放西芹丁,顺着一个方向搅匀,撒上葱花,关火,盖上锅盖焖五分钟。

功效:山药富含优质的蛋白质,健脾养胃,低热量,冬季养生多吃也不用担心发胖。猪肝富含维生素A,有明目补血的功效。中国吃网提醒,猪肝胆固醇高,不宜多吃。而与山药、杏鲍菇、芹菜相配煮粥,再佐以橄榄油,就能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。

萝卜粥

原料:粳米50~100g,白萝卜200g。

做法:待水烧开,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,煮约10分钟,至轻微糊状后,放入萝卜丁或块同煮,待米和萝卜充分黏在一起成粥状后,依据自身口味加入适量食盐或蜂蜜,即可食用。

功效:俗话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,可见,萝卜是冬季滋补的佳品。同时,冬季应着重以养阴为主,而萝卜是养阴的最佳食物;此外,冬季气候干燥,很多人会出现咽干、干咳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,萝卜入肺经,具有润肺、止咳化痰、顺气消食、散淤解毒、通利大便的功效。

冬季养生需要知道的一些小常识 第2张

牛奶黑米粥

原料:牛奶250毫升,黑米100克,白糖适量。

做法:将黑米淘洗干净,加入适量水,放入锅中浸泡2―3小时,然后中火煮至粥快熟时,加入牛奶、白糖煮熟。每日2次,早晚空腹温热服食。

功效:黑米能补血,特别适用于产妇,也特别适合老年人来吃。老是气短乏力,而且一上班就犯困,建议每天吃一碗黑米粥可以补气养血。此粥具有益气、养血、生津、健脾胃的作用,适用于产后、病后以及老年人等一切气血亏虚、津液不足、脾胃虚弱者服用。

小米南瓜红枣粥

原料:小米75克、糯米15克、红枣6个、南瓜200克。

做法:准备好原料,红枣用剪刀剪成小碎块,枣核丢弃;南瓜切掉外皮,隔热水蒸熟烂;碾成南瓜泥;锅中放入小米、糯米和足量的水浸泡15分钟,盖上盖煮;水沸腾后,开盖,放入红枣;重新盖上盖,此时放把汤勺在锅中以隔开锅与盖,留出些空隙,出转上火继续煮;每隔几分钟用勺子搅动一下,防锅底粘连。当粥煮得稀稠合自己意时,放入南瓜泥,勺子慢慢把南瓜泥在粥中搅散;直至南瓜泥完全融入小米粥中,表面出现粥糊时,即可关火。

功效:红枣粥采用红枣,大米加适量水一起烹饪而成。因为大米中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有机酸、单糖,维生素B、钙、磷和铁等元素,所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益精强志、和五脏、通血脉、聪耳明目、止烦、止渴、止泻的功效。

番薯粥

原料:番薯100克、粳米150克。

做法:取番薯100克洗净切小块,与粳米150克及适量水同煮成粥,作早晚餐食用。

功效:番薯是人们常食之佳蔬。《纲目拾遗》载,番薯可“补中、和血、肥五脏”。中医认为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能将水谷化生为气血,滋养荣润面部肌肤,使人容光焕发。本粥便据其健脾胃,和气血之功,来达到润肤悦色之效果。

党参大枣粥

原料:党参15克,大枣10枚,陈皮3克。

做法:将上3味煎汤饮之。每天2次,7天为1个疗程。

功效:养胃、消炎。主治慢性胃炎。

韭菜籽羊肉粥

原料:韭菜50~100g、羊肉50g、大米200g。

做法:将韭菜洗净后,研磨成韭菜籽;羊肉切丁状备用。先将羊肉煮熟后去沫,后放入大米,待其粘稠度刚好后,将韭菜籽放入其中,加入适量食盐、味精等调味料,稍煮片刻后即可食用。

功效:冬季对应的脏器为肾脏,因此需以补肾为主,而羊肉性热,尤其适宜于冬季补肾,同时其中的铁、钙、磷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丰富;韭菜是最好的补肾食物,可起到补肾暖阳的功效,尤其对肾虚引起的四肢发冷、胃寒、痛经者有益。该道粥品对冬季驱寒、保暖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。

冬季养生需要知道的一些小常识 第3张

冬天喝粥有什么好处

“中医认为,粥有和胃、补脾、养心、益肾、清肺、利肝、消渴、明目、通便和安神等多种功效,几乎把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兼顾到了。”吴伟康说,而从营养学的角度看,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07)》中的第一条就是“谷类为主,食物多样,粗细搭配”,而粥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体现。

首先是谷类为主,绝大多数粥都是以米、面、杂粮为主,体现了“谷类为主”的基本原则。其次,食物多样,粥的包容性强,想吃荤的,鸡鸭鱼肉都可以加到粥里;想吃清淡的,蔬菜、水果、花卉等都能煲粥;想吃得“金贵”,加点鲍鱼、海参、燕窝;想吃得“低调”,地瓜小米也可组搭配合。

至于粗细搭配,粥的最主要原料是谷物,其中粗粮、杂粮和全谷类食物,如小米、高粱、玉米、荞麦、燕麦、薏米、红小豆、绿豆、芸豆等,都可以放在一起煮成“一锅粥”。

“由此看来,尽管喝粥有什么养生和营养价值还没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,但这种能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的饮食习惯,当中肯定是有道理的,值得我们传承和推广。”吴伟康说。

冬季养生需要知道的一些小常识 第4张

冬天防寒保暖注意事项

保暖:头部脖子膝盖 千万别挨冻

作为名专家,吴伟康对冬季养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。他特别强调,冬季养生不能光着眼于“吃”,“别以为煮锅粥,从早吃到晚就是健康的做法。”

吴伟康认为,平安越冬,第一要务就是保暖。“保暖离不开穿衣,但我发现很多人不懂得穿衣。”怎么才算会穿衣?“那就是要把人体关键部位都保护起来,不受风寒邪气的侵袭。”哪些是关键部位?“头部、颈部、腰腹部和膝盖。”

吴伟康说,头颈部是人体神经和血管最丰富的部位之一,同时又是冬季最经常暴露在外的地方。医学研究发现,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,在环境气温为15℃时,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%,4℃时散失总热量占60%。此外,天冷令血管收缩,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,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,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。由此可见,头颈部保暖非常重要。“所以冬天出门,最好戴帽子和围巾。”腰腹部,是人体脏器最集中的区域,“肝、肾、脾等都在这里。”同时,很多女士在冬季经常出现腰痛或手脚冰凉等症状,往往都与腰腹部受寒有关。

“至于膝盖,我经常看见一些大冷天里穿短裙的女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她们如果长期这样穿衣,膝关节的磨损会加快、加重,关节炎就会比别人更早找上门。”吴伟康提醒,冬季应该穿上厚些的裤子和袜子,必要时戴上护膝;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10~15分钟,擦干后再在脚掌心部位摩擦60次,可起到御寒的作用。平时踢毽子、走路,也可锻炼下肢,提高御寒抗病能力。

饮食:冬季御寒可适当增加些肉食

冬季养生自然离不开饮食。吴伟康认为,寒冬腊月里除了喝粥,还应适当多摄入一些富含能量的食物,“如羊肉、牛肉和鱼类等。”吴伟康解释说,这是因为人体冬季散热比平时厉害,要保持基础体温,就要有足够的物质来提供能量。“当然,如果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,增加肉量时最好先咨询医生。”

与此同时,寒凉的东西要少吃,包括冷饮、水果甚至蔬菜。“冷饮冬天最好别喝了,而蔬果,吃的量也应比其他时节稍少一点。”吴伟康说,冬天一定要好好保护胃部,因为有临床统计显示,一年中50%的胃病都会在秋冬季发作。“冬季饮食要暖胃,进食的东西应该尽量以温热为主。”

需要注意的是,太油腻的东西在冬天也要少吃,否则容易消化不良。如果身体比较虚弱,如特别怕冷的人,可以适当在饮食中加些滋补的中药。“当归附子羊肉汤就是最经典的御寒食疗方。”吴伟康介绍道,其做法也不复杂,取当归5克,附子10~20克,羊肉500克,加生姜数片。附子先煎1小时,然后放当归、羊肉和生姜同煮,煮到羊肉软烂就起锅。“阳虚怕冷的人在腊月里隔三差五喝上几次效果很不错。”饮汤之前如能咨询中医师,进行个人体质辨识就更好。(更多食疗方敬请关注二维码)

至于民间流传的“喝酒取暖”做法,吴伟康并不赞同。“特别是烈酒,喝下去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,表面上好像是浑身发烫,但其实加快了身体的散热。像一些人在酒楼喝得面红耳赤,出门一招风,就容易感冒。而且冬天血管本身张力加大,喝酒过量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。”

作息:冬季熬夜比夏季更伤身

除了穿衣和饮食,吴伟康指出冬季还要注意居室环境的卫生和作息的健康。

“天气再冷也要保持室内通风。我特别反对一些老人的家里,一到冬天就窗门紧闭。室内空气不流通是百病之源,尤其是容易招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。正确的做法是每天早晨和临睡前把窗户打开半小时再关上。如果特别干燥,睡觉时可在室内放盆水,增加湿度。”

作息方面,吴伟康提醒,冬季熬夜比夏季更伤身。“这是因为冬天人体的阳气本来就弱,而深夜到凌晨这段时间又是一天中阳气最弱、最寒冷的时段,早睡本来就是顺应季节变换的做法。如果这个时候不睡觉,即使穿再多的衣服在身上,人体都很难抵挡寒邪的入侵。”吴伟康建议,冬季最佳的上床时间是晚上10时左右,“可以靠在床上看看书,听听舒缓的音乐,争取11时之前入睡。”早上最好能在6~7时起床,“我不主张冬季太早外出运动,特别是雾霾浓重的清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