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美容 养生 医疗 亲子 情感
当前位置:哇咔秀 > 养生 > 中医养生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

栏目: 中医养生 / 发布于: / 人气:1.13W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,现在社会中,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,晚睡、熬通宵、24小时上网等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存在睡眠问题。拥有良好的睡眠可以令你精力充沛。下面分享中医睡眠保健常识。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1

注重睡眠可养生

“眠食二者,为养生之要务。”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、恢复精力,有“养阴培元”之效。所以,掌握睡眠养生要领,便可踏上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。

“天人合一”的观念全世界通用

中医向来讲究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,人体不仅要维持体内循环和谐,还要注意与自然界外部环境的和谐。专家指出,随着春生、夏长、长夏化、秋收、冬藏四季的变化,人体必然与之相适应,故有“四时养生”之说。秋冬季节,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、闭藏,此时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,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。“秋季早卧早起,冬季早卧晚起”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。

具体睡眠时间

建议每晚:亥时(即9点-11点)休息,争取在子时(11点-1点)入睡。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、阴气最盛之时,此时睡觉,最能养阴,睡眠质量也最佳,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。

睡觉的方位

关于睡觉的方位有不同的说法,令人困惑。有研究指出,由于地球磁场的'影响,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,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。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,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。

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提到:“凡人卧,春夏向东,秋冬向西。”这就是考虑到“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”的缘故,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,有春东、夏南、长夏中、秋西、冬北之说,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。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
  

中医对睡眠的要求也很高

专家指出,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,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,而存在一定局限性,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,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。

反而建议大家,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、入睡前应“安神定志”、饮热牛奶或蜂皇浆,或用温水沐足,最好能辅以足底按摩等,以利“心肾相交”……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更明显效果。

药膳调理睡眠障碍

失眠、多梦、浅睡、易醒,相信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最熟悉的困扰。这些睡眠障碍,属于中医理论“不寐”、“郁病”、“虚劳”、“心悸”等范畴,与多种疾病相关,会引起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。

如郁病多与西医的抑郁症、焦虑症或更年期综合征相关,年老体虚或久病重症而致“虚劳”也会影响睡眠;因消化功能紊乱而造成的睡眠障碍,正与中医“胃不和,则卧不安”相符;心血管疾病所带来的心悸、气促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也会影响睡眠。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2

动形养生

中医认为,“人欲劳于形,百病不能成”。因此,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、气功、太极拳、八卦掌、五禽戏等动形方式,以强身延年。当然,人若劳累过度,则容易引起“劳伤”,也称“五劳所伤”,即久视伤血、久卧伤气、久坐伤肉、久立伤骨、久行伤筋。

饮食养生

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,纠正脏腑阴阳之偏,防治疾病,延年益寿。中医养生理论认为,饮食要以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无蓄为益,五菜为充”,还要重视五味调和,否则,会因营养失衡、体质偏颇、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。

修身养生

中医养生理论认为,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,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,多说好话、多行善事,可使自己心胸开阔、情绪安定,从而维持身心健康。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 第2张
  

静神养生

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古人认为,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,保持神气清静,心理平衡,可以保养天真元气,使五脏安和,有助于预防疾病、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。反之,则会导致情志内伤,如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,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。

调气养生

人体元气有化生、推动与固摄血液、温养全身组织、抗拒病邪、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。营养失衡、劳逸失当、情志失调、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,可致元气虚、陷、滞、逆,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。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、顺四时、戒过劳、防过逸、调饮食、和五味、调七情、省言语、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、祛病延年。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3

健康睡眠知识——做梦,是正常的!

睡眠作为一种生理活动,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。表面看起来,睡眠很简单平常,眼睛一闭一睁,一天过去了。其实睡眠的过程并不简单。在睡眠开始后,人先是进入浅睡状态,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进入深睡状态,全身肌肉也会变得越来越松弛。然后睡眠再由深到浅,并在接下来进入另外一种睡眠状态:做梦的睡眠。

做一刻钟左右的梦后,人会再次回到浅睡眠的状态。这样,睡眠由浅到深,再由深到浅,并出现做梦,就构成了一个睡眠周期。健康成人在一个晚上一般要进行4至5个的睡眠周期,也即,一个人在一晚上至少有4至5个时段是在做梦的。只有在做梦的时段醒来,才会发觉自己在做梦,否则就会觉得一夜无梦。

健康睡眠知识——睡眠需要达到8小时?未必!

在人的一生中,婴幼儿的睡眠时间最长,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则变短变浅,在很多情况下,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现象,人的睡眠时间,随着年龄的增长,趋于越来越少。关于睡眠时间,常常有一个误解:正常的睡眠应该达到8个小时。其实不然。每个人由于存在生理和心理差别,睡眠时间也不尽相同,但大多在6至9小时内。

8小时更像是大多数睡眠时间的平均值。其实,只要自己和自己比,睡眠时长没有明显差异就是较为健康的'睡眠。而不要过多地去和睡眠时间长的人比较,更不必盲目地羡慕睡眠时间长的人。

中医睡眠保健常识 第3张
  

健康睡眠知识——无黑暗,不酣睡

目前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夜晚越来越短,白天越来越长。人体的睡眠中枢会受到光线的调节,很多人在昼长夜短的时候就会逐渐醒得变早。因此,为了消除光照的影响,应注意室内遮光。窗帘最好用深色不易透光的材料,并将窗户完全遮蔽。就寝前半小时,在准备上就要进入“睡眠模式”。将家里的灯开到最少。

能开低亮度的灯,就不开高亮度的灯。光线对人的睡眠调节有较大的影响。光线越多,通过眼睛输入到大脑皮层的信号就越多,人也就越容易兴奋,而不会转入抑制状态。因此,睡眠时,房间不应有任何光源。特别是有人怕黑,会用低瓦数的夜灯,这也是不可取的。不但影响睡眠,还可能会扰乱人体的内分泌。

健康睡眠知识——早醒,不可忽视

一些对光线敏感的人在春天会出现早醒,但大多能够再次入睡。但也有人在早醒后会对自己的睡眠产生失望、不满意或者焦虑情绪。有了这样的感觉,心情可能烦躁,更难以再次入睡。

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,有一个方法来让自己放松下来,就是做一些深慢的呼吸。具体的操作没有特殊的要求,能够让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深、越来越慢就可以了。

比如深深地吸气,再慢慢地呼气,吸气和呼气都达到6秒左右即可。经过几分钟这样的深慢呼吸,情绪大多会平静下来,进而可能再次入睡。如果不需要起床,让自己闭目养神就可以。除了深呼吸,还可以戴上耳机听听轻音乐。